原来贴膏药有这么多学问

“贴膏药”,对于国人来说是项接受度十分广的事物。尤其是老人家,各种风湿骨痛、腰膝酸软、扭伤挫伤,都认为“贴膏药”的功效大于口服药物。市面上各种膏药贴剂品种繁多,购买简单。“贴膏药”对缓解肌肉筋骨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如何正确地使用膏药?事实上,不少人在贴膏药的过程中都会犯这样那样错误。怎样避免“贴膏药”误区?

 

“贴膏药”最常见的误区:长时间贴膏药

 

膏药并不是贴越久越好。如果膏药一贴3天,或者两贴之间不清洗,不留一点儿间隔,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,诱发过敏,引起接触性皮炎,俗名“膏药风”。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、边界清楚的红斑,伴随剧烈的瘙痒,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,十分痛苦。如果延时不撕掉,将会加重皮肤的负担,妨碍毛孔的通透,阻塞汗液排出,甚至会出现局部皮炎等。

 

膏药应该贴多久才合理呢?

 

一般来说,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,有的甚至半天就得换一次,这要根据说明书上的药效持续时间来定。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,以5—6小时为宜。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,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,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~2小时。

 

因为皮肤需要呼吸,汗腺、皮脂腺需要排泄,长时间敷贴膏药,造成局部温度高、湿度大,代谢废物不能排出,就会刺激局部皮肤,造成瘙痒等不适症状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信网科技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
  • 位置